全球2000+节点无盲区覆盖,注册即可免费使用

1976年9月9日零时10分,人民领袖毛主席永远地闭上了双眼,还未从周恩来总理和朱德元帅离世的悲痛中缓过来的中国人民,再一次被痛苦和泪水所淹没。

伟人长逝、巨星陨落,1976年注定不会是一个安稳平和的年份...

时任党中央副主席的叶剑英元帅,一边控制着沉痛的心情,一边主持着主席的身后之事。

除此之外,他的内心还藏有一个疑问,那就是主席临去世之前,在其手背上点了几下,留下了无声的遗嘱。

叶帅一直没有弄清楚主席的意思,直到国内再次恢复安定、经济重新走上正轨,他才真正理解主席的用意...

毛主席晚年饱受病痛折磨

在半个多世纪的革命实践中,毛主席的身体很少出现大的状况,1966年之前对毛主席困扰最大的莫过于失眠问题。

然而,到了人生的晚年,毛主席还是未能逃过自然规律,他也像普通老人一样身患多种疾病。

1970年九届二中全会过后,主席就感到有些不舒服,经常出现发低烧、咳嗽、浑身乏力的状况,医生初步诊断毛主席患上了肺炎。

这次的肺炎足足折磨了主席将近一年时间,到了次年春夏之交,主席的情况才开始逐渐好转。

然而,在接下来繁忙的政务处理中,主席的肺炎再一次复发,加上北方天气逐渐转冷,症状比第一次得肺炎还要严重。

到了1972年初,主席的病情仍然不见好转,甚至连行走都变得愈加困难,血压也在不断升高。

1月18日,主席突然发生昏迷,吓坏了所有人。

正在开会的周恩来总理,问讯立刻从中南海赶到主席住处,指示成立专门的医疗小组为主席治疗。

一时间,北京医院、阜外医院、北京中医院等专家纷纷来到主席身边,共同商讨最佳治疗方案。

治疗小组针对主席的病情做出了一系列的治疗方案,奈何主席在晚年时非常排斥大规模的药物治疗,所以致使病情一直没有办法得到控制。

在周总理等人的劝说和鼓励下,主席慢慢接受了许多治疗方案,身体终于逐渐好转。

只不过,随着年岁增大,他的身上开始出现越来越多的疾病。

到了1976年5月11日,主席突然出现了可怕的心肌梗塞现象,同时伴有严重的心律不齐。

月底一个深夜,主席再次出现心脏病复发情况。

他躺在床上呼吸急促、大汗淋漓,一度昏迷过去,幸亏医护人员发现得早,将主席抢救了回来。

这次突如其来的病发也让主席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,他便开始配合医生,使用当时最先进的无线电遥测心电仪。

这样一来,主席的心脏情况可以受到随时关注。

往后的半个多月时间里,主席的病情趋于稳定。

不过此时的毛主席已经无法自主进食,在医生的多番劝说下,主席最终同意了插入胃管。

有了营养的补充,主席的身体状况有了些许好转,已经可以在护士的搀扶下下床活动了。

这一年7月28日,唐山发生大地震,身体抱恙、83岁高龄的毛主席闻讯后,再一次挣扎着走上了工作岗位。

他坚持用恢复视力的左眼,亲自观阅报纸上来自唐山的讯息,嘴里不停地念叨着唐山抗震救灾的相关情况。

在人生的最后关头,这位为了新中国的诞生殚精竭虑了一辈子的老人,仍然心系着人民。

9月2日傍晚,毛主席再一次出现了心肌梗塞的情况,而且远比前一次严重。

除此之外,呼吸急促、咳嗽多痰、尿液减少、肺部感染再次袭来。

毛主席的身体已经接近衰竭状态。

9月8日夜间,毛主席的病情再次恶化,很快他的住所前围满了中央政治局委员,但是此时这片住所却是一片沉寂。

病房内,医护人员还在聚精会神地忙碌着。

注射药物、导尿、量血压、输氧,一切治疗都在紧张有序中进行着。

此时,毛主席已经陷入了深度昏迷,所有人的眼睛都在紧紧盯着心电仪上的曲线...

然而到了9日凌晨,心电仪上那条牵动着无数人的曲线还是停止了波动,变成了一条直线。

这一刻,房内房外所有人陷入了无法言喻的悲恸当中,那位一手缔造了新中国的伟人,终究还是离开了我们...

主席留下无声遗嘱

随着毛主席的离世,老一辈中央核心领导圈子成员已经所剩无几,毛主席的身后之事便交给了叶剑英元帅负责。

只不过在缅怀毛主席之余,叶帅还是会经常回想起主席临终前拉住自己的手,并在上面点了几下的含义。

原来,毛主席第一次心肌梗塞后,在6月26日晚间曾又一次出现过病危。

当天,心电图显示主席出现了心率加快和早搏现象,但是毛主席坚持要在沙发上休息,不想卧在床上。

晚上七点左右,医生通过心电仪发现主席再次产生心肌梗塞迹象,且梗塞面积比上一次略显扩大,情况也更严重。

医疗小组第一时间对主席展开了救援,抢救工作一直持续到次日凌晨时分,主席的血压才再次恢复正常。

而此时,毛主席的病房门口已经挤满了人,华国锋、叶剑英、李先念等国家领导人纷纷到场,在门外焦急地等候主席的抢救情况。

幸好主席这次又挺了过来,并且从昏迷中苏醒。

这时候,门外的众人都想进去看望主席,奈何病房容不下这么多人,大家只能排着队一个一个进去。

其他政治委员问候主席时,主席始终紧闭双眼,没有任何的话语和动作。

但是轮到叶剑英进去的时候,主席一听叶帅的声音,立刻挣扎着睁开了略显昏暗的眼睛,同时手指轻轻摇动,似乎是想要将叶帅叫至跟前。

叶帅看着病榻上面容憔悴的主席,泪水立刻模糊了双眼,他快步走上前去,一把握住主席的手。

毛主席此时想要给叶剑英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,但却发现自己想要开口讲话,胸口却像被沉重的石块压迫着一般没有力气,声音无论如何也发不出来。

毛主席一边喘着粗气,一边眼含热泪,用无助的眼神向叶帅传递着内心深处的信息,他多么希望叶帅能够领会自己的意思。

但心情沉痛的叶帅哪里顾得上那么多,他流着眼泪哽咽地说道:主席,我看您来了...您的教诲我们还没听够呢。

此时,主席用另一只手在叶帅的手背上点了几下,好像有什么事情要交代。

但由于叶帅的精力没有集中在手背上,加上主席动作细微,叶帅也就没有特别留意。

很快,叶帅的探望的时间到了,他想要转身离开病房。

此时,毛主席也许是内心焦急,便加紧了手部的指点动作,想要将叶帅招回来。

可惜叶帅还是没有留意到,反而是旁边照顾主席的一位细心护士看到了这一幕。

这位护士立马喊住叶帅:“首长!主席好像在喊您回去!”

叶帅听闻,立刻折返回来,看着主席颤抖的手指,他弯下身子俯首在主席的嘴边,想要听清楚主席的嘱托。

这时,只见主席的嘴唇微微上下翻动,却听不到主席在说什么。

叶帅见状,心里又急又心疼,于是一边抓住主席的手,一边死死盯着主席的嘴唇。

到最后,主席还是没能说出话来,不过此时叶帅的手却感觉到了动静——主席的手指轻轻地在叶帅的手背上点了几下。

接着,也许是主席耗尽了精力有些疲惫,他重新闭上了双眼,手指也不再动弹,缓缓地睡了过去。

叶帅只好迈着沉重的步伐走出病房。

从那以后,叶帅就开始沉思:主席最后是想交代我什么呢?在我手背上点的那几下又是什么意思?

叶帅百思不得其解,于是他开始向其他曾进入病房问候主席的委员打听,询问主席是否对他们做出过相似的动作。

结果发现,除了自己之外,主席从未向任何人表露过叮嘱之意,甚至连招呼都没跟任何人打。

很长时间以来,叶帅都在为此事烦恼,生怕错过主席叮嘱的重要事情。

后来,叶帅在闲暇时刻为此经常回想自己参加革命的这些年,与主席之间的一点一滴,想要从中发现线索...

叶帅的革命生涯

叶帅是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开始真正接触的共产党,作为国民革命军的名将,叶帅在与共产党一次又一次的并肩作战中,深切感受到了共产党的朝气蓬勃。

后来,蒋介石和汪精卫相继背叛革命,大肆屠杀共产党人,叶帅果断选择弃暗投明,加入到共产党阵营,从此走上了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伟大征程。

初入共产党时,叶剑英的身份仍是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参谋长,周恩来总理指示他,先将共产党身份隐瞒下来,方便掩护组织工作。

正是这个决定,让叶帅得以在后来的南昌起义中,提前得知汪精卫企图解除即将起义的叶挺、贺龙武装的消息。

叶帅立刻将消息通知二人,并对南昌起义进行了策应工作。

在南昌起义部队向广州方向转移的过程中,叶帅又利用军阀之间的矛盾,成功掩护了起义部队的南下。

与此同时,叶帅根据组织指示,暗中筹备了第四军军官教导团和警卫团,南下广州参与起义运动,成为广州起义的主要领导人。

南昌起义、广州起义与毛主席领导的秋收起义合在一起,共同创建了共产党人民军队的伟大开端。

来到中央苏区后,叶帅被任命为军委委员、总参谋长等职。

在红军的几次反围剿行动中,叶帅一直担任作战指挥,为红军队伍力量的保存做出了重要贡献。

长征途中,叶帅积极同张国焘分裂红军和党组织的阴谋行为作斗争,为共产党和红军队伍的胜利作出巨大贡献。

毛主席在这一时期曾多次盛赞叶帅,称叶剑英同志关键时刻挽救了党和红军。

“九一八事变”后,中国共产党从民族大义出发,积极倡导和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。

在毛主席的提议和安排下,叶帅贯彻中央部署,与张学良秘密会谈,促成了延安地区国民党军队与红军的停战。

西安事变发生后,叶帅又协助周总理促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,从而为第二次国共合作奠定了基础。

在全面抗战时,叶帅以八路军总参谋长的身份,展开在国民党统治区域的统战工作,在毛主席的指示下秘密营救出不少被国民党监禁的革命同志。

解放战争时期,叶帅来到晋西北后方地区,领导军委总参谋部做好情报工作,为陕北地区的党中央组织提供敌军动向和信息。

叶帅在后方展开的工作卓有成效,为毛主席和党中央胜利转战陕北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。

新中国成立后,叶帅担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委员、中央军委委员、华南军区总司令等职位,主持华南、中南地区的工作。

后来他又被调至中央,在毛主席病重后,以军委副主席的身份统筹军方大小事务,成为主席身边的左膀右臂。

叶帅将过往这些年与主席的朝夕相处,尽可能地回忆了一遍,但就是没有找到任何关于那几下“无声遗嘱”的线索。

在处理完主席的后事之后,叶帅与华国锋、李先念等领导人一起,共商国家大计。

在最关键的时刻,几位老一辈领导人当机立断,做出正确选择,在危难中挽救了党、挽救了社会主义事业。

结语

此后,中国逐渐进入了安稳发展的大环境之中,再次步入正确发展的轨道。

在国家一片欣欣向荣之际,叶帅似乎隐隐明白了主席当年那个“无声遗嘱”的内容。

或许,主席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意思,就是单纯的希望叶帅可以继续为共产主义事业的发展而奋斗,不要让革命先辈们辛辛苦苦打下来的事业葬送。

所幸,叶帅没有辜负主席所托,或者说叶帅从来就没有让主席失望过。

在他的努力下,中国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。

倘若两位开国功勋可以见到中国现今盛世,想必都会含笑九泉的。

内容分享:
【腾讯云】推广者专属福利,新客户无门槛领取总价值高达2860元代金券,每种代金券限量500张,先到先得。
Top